核销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关系
一、核销贷款的定义与产生
核销贷款是指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从利润中予以注销的贷款操作。当一笔贷款经银行的核销部门认定确实无法将剩余贷款本金及利息收回时,银行会采取将贷款剥离至银行所属的资产处置中心,不再由经办行继续找借款人催收还款的情形,这一过程称为核销。不是任何一笔不良贷款都可以核销,必须符合一定条件,中央政府对贷款核销有着严格的法律程序3。
二、不良贷款的定义与范围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其中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属于不良贷款范畴2。
三、核销贷款与不良贷款的关系
核销贷款原本属于不良贷款。只有被认定为不良贷款(如次级、可疑、损失类贷款),在符合一定条件(如确实无法收回等)且经过相关程序后,才会进行核销操作。所以可以说核销贷款是不良贷款中那些确定无法收回而被银行进行核销处理的部分,是不良贷款处理的一种结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