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的个人贷款利率上限

根据中国的法律规定,个人贷款利率的上限有一定的限制。以下是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和司法解释得出的信息:

法律规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个人借款的最高利息应当是利率不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则合法1。这意味着,如果借款的利率超过了这个范围,那么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借款人可以不予支付。

此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私人贷款的利息不能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如果当事人约定的利息和违约金加起来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息的4倍,则属于变相放高利贷,对超过部分的请求,法院不予支持2。

实际操作中的利率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双方约定了利息,并且符合法律的规定,那么按照约定进行计算。如果双方没有约定具体利息,就遵照《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自然人之间的贷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贷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2。

高利贷的界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年利息超过36%的部分属于高利贷,出借人向法院提出要求借款人支付这部分以上的利息,法院不会支持。而年利息在24%到36%之间的部分,借款人可以选择是否偿还,如果借款人要求偿还,法院不会支持;如果借款人要求借款人偿还,法院也不会支持3。

综上所述,合法的个人贷款利率上限是不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或者不超过银行同期利率的4倍,取两者之中较低者。超过这个范围的利息将不受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