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五级分类的定义

一、正常类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即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还款意愿良好,经营、财务等各方面状况正常,能正常还本付息,金融机构对借款人最终偿还贷款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1234。

二、关注类贷款

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贷款损失的风险不会超过5%。例如借款人的销售收入、经营利润下降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一些关键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借款人的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增过大)等情况1234。

三、次级类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率在30% - 50%。如借款人经营亏损,支付困难并且难以获得补充资金来源,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为负数;借款人不能偿还其他债权人债务;借款人已不得不通过出售、变卖主要的生产、经营性固定资产来维持生产经营,或者通过拍卖抵押品、履行保证责任等途径筹集还款资金等情况属于次级类贷款12。

四、可疑类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率为50% - 75%。例如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建状态;借款人实际已资不抵债;借款人进入清算程序;借款人或其法定代表人涉及重大案件,对借款人的正常经营活动造成重大影响等情况可划为可疑类贷款12。

五、损失类贷款

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率在75% - 100%之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