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房贷款利率上浮15%的计算方式
如果知道央行基准利率,购房贷款利率上浮15%后的利率计算方式为:上浮后的利率 = 基准利率×(1 + 15%)。例如,若央行五年以上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为4.9%,上浮15%后的利率则为4.9%×(1 + 15%) = 5.635%。不同期限的贷款基准利率有所不同:
一年以内(含一年)的短期贷款,央行基准利率是4.35%,上浮15%后为4.35%×(1 + 15%) = 4.9925%。
一年至五年(含五年)的中期贷款,央行基准利率是4.75%,上浮15%后为4.75%×(1 + 15%) = 5.4625%。
五年以上的长期贷款,央行基准利率是4.9%,上浮15%后为4.9%×(1 + 15%) = 5.635%3。
二、房贷利率上浮15%的可能影响
(一)对购房者的影响
还款压力增加
以贷款金额为100万,贷款期限30年为例,按照等额本息还款法计算,如果基准利率为4.9%,每月还款额为5278.87元;当利率上浮15%变为5.635%时,每月还款额变为5789.95元,每月多还款511.08元,总利息支出也会大幅增加。
购房决策改变
对于一些刚需购房者来说,利率上浮可能会让他们重新考虑购房时机或者购房预算,部分购房者可能会选择观望,希望利率能够回落再做决定;对于投资性购房者而言,利率上浮增加了投资成本,可能会降低他们的投资积极性,减少购房需求1。
(二)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抑制需求
购房贷款利率上浮15%会使得购房成本上升,从而抑制部分购房者的需求。特别是对于那些价格敏感度较高的购房者,可能会因为利率上浮而放弃购房计划,导致房地产市场的需求减少,这有助于抑制房价的过快上涨或者促使房价稳定甚至下跌。
调整市场供需关系
需求减少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会发生变化,可能会从卖方市场逐渐向买方市场转变。开发商为了促进销售,可能会采取降价促销、提供更多优惠等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势和竞争格局。
三、利率上浮15%的相关因素
(一)政策因素
宏观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当政府希望抑制房地产市场过热、控制房价上涨过快时,可能会支持银行上浮房贷利率。如一些地区为了贯彻房地产调控政策,通过上浮房贷利率来减少投机性购房需求,实现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像北京地区银行房贷利率的调整得到央行营业管理部的支持,就是为了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效1。
(二)市场因素
资金成本上升
如果银行获取资金的成本上升,例如银行间拆借利率提高等情况,银行可能会通过上浮房贷利率来保证自身的盈利空间,房贷利率上浮15%可能是银行根据自身资金成本和盈利需求做出的调整。
房地产市场供需状况
当房地产市场需求旺盛,房源供应相对紧张时,银行可能会提高房贷利率。反之,如果市场供大于求,银行可能会降低利率以吸引更多的购房者。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即使市场需求有所下降,如果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等因素考虑,也可能会上浮房贷利率,如为了筛选更优质的客户或者应对可能出现的坏账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