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的控制与管理
一、风险评估与控制
在发放贷款之前,需要对借款人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借助征信系统、评分模型等工具,以全面客观的方式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的风险1。
二、严格的贷款审查和审批程序
银行或金融机构应建立严格的贷款审查和审批程序,确保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符合要求。其中,借款人所提供的各种财务和经济信息应该经过仔细的核实和审核,确保真实可信1。
三、提供灵活的还款计划
为确保借款人在贷款期限内能够按时还款,可灵活提供还款计划。例如根据借款人的经济状况进行还款期限延长、还款金额的调整等1。
四、高效的贷后管理
建立管理体系 一旦贷款发放,应建立起有效的贷后管理体系。该体系应包括对借款人还款情况的监控、对借款人经济状况变化的敏锐感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坏账发生等。
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 同时,应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及时与借款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帮助借款人解决还款困难1。
五、加强风险防控能力
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控制制度、审计制度、内部审计制度等。
增强风险预警能力 加强对不良贷款的风险预警能力,及时识别出潜在的不良贷款,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以控制风险1。
六、持续完善法律法规
政府和监管机构应加强对金融行业的监管,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对于不良贷款的行为进行严惩,并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管理行为进行监督1。
七、不良贷款管理流程
不良贷款识别和分类 银行应按照内部管理规定,及时识别并分类不良贷款,根据贷款的逾期天数和风险程度进行分类,并记录在不良贷款名册中。
不良贷款计提和核销 根据不良贷款的分类,按照相关规定计提相应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以覆盖可能产生的损失。对于已经无法回收的损失贷款,银行应及时进行核销,清除在贷款资产中的余额。
不良贷款处置 根据不良贷款的特征和风险程度,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既包括通过法律途径追偿,也包括通过转让、委托管理等方式尽量减少损失2。
八、不良贷款风险管理
不良贷款风险评估 根据不良贷款的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定期对不良贷款风险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不良贷款风险补充资本 根据不良贷款风险的大小和变化情况,按照相关法规和规定要求,合理配置和提供充足的风险补充资本,以保证金融机构的健康运营。
不良贷款风险监测和报告 建立健全的风险监测和报告机制,定期对不良贷款风险进行监测和报告,向监管机构和内部管理层提供准确和及时的风险信息2。
九、遵循特定原则进行管理(以宁夏珑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为例)
真实反映原则 要真实、准确、客观的统计和反映不良贷款分类、认定、调查、估值、问责等环节工作情况。
处置减损原则 不良贷款形成后,应通过调查和完善贷款手续等手段,防止不良贷款价值贬损,并及时清收,转化和处置,实现不良贷款价值回收最大化。
损失补偿原则 按照损失程度对不良贷款提取风险拔备,并及时处理与消化处置损失。
依法合规原则 不良贷款管理与处置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及公司有关规定,规范操作3。
十、不良贷款催收技巧与策略
合情合理合法催收 催收人工作应做到不卑不亢。
掌握“望闻问切”本领
望:看资料,如职业、年龄、身份、地区差异,据此分出层次类别,分类对待。
闻:听,了解对方,识别真假,捕捉对方言语间的漏洞。
问:点对点的深入了解,针对存疑的地方详细探寻,目的击破谎言,并让客户理亏。
把握好度 不良贷款催收最忌讳把话说满,需为今后的催收工作留下沟通的空间和余地。
合理施压
外部施压:通过债务人的周边人和周边环境进行施压。
内部施压:让债务人明白不还款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运用心理战术 将债务人的心理进行还原,找出债务人不还款的真实原因和心理动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