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类型

(一)信用风险

借款人违约:当房价大幅下跌时,借款人基于财务状况分析,可能故意拖欠贷款,主动违约2。

提前还款:多与借款人收入提高或合同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有关,在还款日期到期之前全部还款,这对银行资金安排有影响2。

恶意骗贷:借款人利用银行监管漏洞和信息不对称故意骗取资金用于高风险投资,给银行带来极大损失,阻碍金融市场发展2。

(二)抵押风险

与我国房地产市场相关法规不健全有关,借款人违约后,银行处理抵押物进程受严重影响。同时受市场情况影响抵押物价格可能下降,或者人为对房屋破坏导致抵押物价格下降2。

(三)流动性风险

住房贷款债权难以及时变现,个人住房贷款业务贷款时间长,资金回笼速度慢,容易造成银行长贷问题,带来直接经济损失2。

(四)操作风险

对于房贷业务量激增的银行,工作人员任务量大,部分人员素质、能力较低时可能出现操作风险,如提交造假审核文件、与借款人串通、钻制度漏洞等2。

(五)利率风险

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期限长(一般五年以上,最长三十年),当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资产达到一定界限时,利率变化可能带来无法避免的经济风险3。

(六)住房贬值风险

随着政府对房地产经纪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市场回归理性,部分城市住房价格可能下降,若下降幅度超出购买者预算范围,会给商业银行贷款造成风险3。

(七)银行后期管理风险

资料管理问题:在贷款发放后,整理、移交和保管相关资料时,资料可能受到损害或丢失,导致贷款依据缺失。

抵押登记问题:抵押登记不规范,致使抵押物品价值无法达到贷款需要偿付的价值。

监控催款问题:银行监控管理和催款不力,借款人可能出现拖款和赖账行为3。

(八)开发商带来的风险

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部分信誉较差企业利用银行竞争可乘之机,用虚假信息申请住房按揭贷款,得逞后转移资金3。

(九)项目风险

风险主要来源于开发商以及楼盘自身,是按揭贷款的源头风险,但未明确具体表现形式3。

二、个人住房贷款风险管理措施

(一)贷款人方面

保持沟通与关注:贷款人取得个人住房贷款时,定期跟银行沟通,关注物价指数、市场和社会经济发展,及时调整贷款和还款方案1。

借助专业机构:借助银行等专业机构贷款服务,全面考虑和解决贷款的利率、还款方式等多方面问题1。

选择长周期房贷:减少短期贷款风险带来的时间、金钱压力1。

维护房屋价值:购买房屋后注重房屋维护,避免房屋价值在市场波动中下跌,降低风险1。

(二)商业银行方面

加强市场分析:针对房地产市场经济全面分析并预测未来走向,保证贷款质量,提升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应对流动性风险和抵押风险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