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小额贷款是为了帮助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发展生产、增加收入而推出的一项重要金融政策。以下是关于扶贫小额贷款的政策要求的详细信息:

政策目标

扶贫小额贷款的主要目标是支持有意愿贷款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用于发展产业,增加收入,从而实现可持续脱贫3。

帮扶对象

主要对象:建档立卡脱贫人口,以户为单位发放贷款。

边缘易致贫户:符合条件的边缘易致贫户也可按照相关政策执行4。

贷款金额与期限

贷款金额:原则上不超过5万元(含)。

贷款期限:3年期(含)以内4。

贷款利率与担保方式

贷款利率:鼓励银行机构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放款,具体利率可根据贷款户信用评级、还款能力等因素适当浮动。1年期(含)以下贷款利率不超过1年期LPR,1年期至3年期(含)贷款利率不超过5年期以上LPR4。

担保方式:免担保免抵押4。

贴息政策

财政贴息:财政资金对贷款适当贴息,地方财政部门应根据需要和财力状况,合理确定贴息比例,保持过渡期内政策力度总体稳定4。

贷款用途

使用范围:贷款资金必须精准用于贷款户发展生产和开展经营,包括但不限于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项目,或支持贫困户带资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3。

禁止用途:不得用于结婚、建房、理财、购置家庭用品等非生产性支出,也不能以入股分红、转贷、指标交换等方式交由企业或其他组织使用1。

申请条件

申请人资格:申请贷款人员必须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重大不良信用记录,并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必须通过银行评级授信、有贷款意愿、有必要的劳动生产技能和一定还款能力1。

年龄要求:借款人年龄原则上应在18周岁(含)至65周岁(含)之间4。

申报程序

本人提出申请。

挂钩帮扶人和村委会推荐。

经乡镇审核贷款对象精准性和项目合理性。

报合作金融机构和县(区)农业农村局或县级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管理机构审定1。

不偿还贷款的后果

失去财政贴息:不偿还贷款将无法享受财政贴息优惠。

信用记录受损:会有不良信用记录上银行“黑名单”。

影响未来贷款:影响本人及家庭成员以后的贷款申请。

影响村庄信用等级:影响所在村的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

法律责任:需承担相关法律责任5。

风险补偿机制

现有机制:已设立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金的县保持现行机制基本稳定。

新机制鼓励:鼓励其他地区通过适当方式分担贷款风险4。

综上所述,扶贫小额贷款是一项旨在帮助贫困家庭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的重要政策。申请人需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申请和使用贷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