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放款会计分录写法
一、银行发放贷款时的会计分录
银行角度
当银行发放贷款时,会计分录如下:
借方:贷款 - 本金
贷方:吸收存款 - 企业存款
这一会计分录表示银行的资产(贷款 - 本金)增加,同时负债(吸收存款 - 企业存款)也相应增加,反映了银行的资金出借行为。银行通过贷款将集中起来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求,同时也能为银行带来贷款利息收入,增加其积累1。
企业角度(以收到贷款为例)
短期贷款
如果企业收到短期贷款,会计分录为:
借方:银行存款
贷方: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企业收到银行的短期贷款,银行存款增加,同时形成对银行的短期债务即短期借款增加2。
长期贷款
当企业收到长期贷款放款时,会计分录为:
借方:银行存款
贷方:长期借款 - 本金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企业获得长期贷款,银行存款增多,长期借款(本金部分)也相应增加2。
二、特殊情况的会计分录
公司两个账户贷款放贷
会计分录包括:
借:银行贷款
贷:应收款
借:贷款放款
贷:贷款
这种情况相对复杂,是特定业务模式或者特殊会计处理下的分录形式,需要根据公司具体的业务和财务政策进行准确判断和记录34。
三、涉及利息的会计分录(补充内容)
计提利息(企业角度)
短期借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这表示企业在借款期间,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计算应承担的利息费用,虽然尚未实际支付,但需要在当期财务核算中体现为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和负债增加(应付利息)。
长期借款利息
如果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计提利息时:
借:财务费用
贷:长期借款 - 应计利息
支付利息(企业角度)
支付短期借款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当企业实际支付短期借款利息时,冲减之前计提的应付利息,同时减少银行存款。
支付长期借款利息
如果是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
借:长期借款 - 应计利息
贷:银行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