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基准利率

2017年房贷基准利率如下:

贷款6个月内,利率为4.35%;

贷款6个月至1年,利率为4.35%;

贷款1年至3年,利率为4.75%;

贷款3年至5年,利率为4.75%;

贷款5年以上,利率为4.90%2。

二、不同银行及金融机构的执行利率

受政策影响的执行情况

在实施“限购”措施的城市,对于贷款购买首套普通自住房的家庭,以及拥有1套住房且已结清相应购房贷款、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贷款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的家庭,中国银行首套房按揭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为30%,贷款利率下限为贷款基准利率的0.7倍,具体由各分行根据风险情况自主确定2。

2017年6月7日,央行向各商业银行下发特急文件,要求商业银行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仍为基准利率的0.7倍。商业银行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于每年1月1日调整一次,在借款期限内,如未遇基准利率调整,则贷款利率不作调整4。

信用社按揭贷款利率情况

2017年信用社按揭贷款利率,基准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各家银行执行。当时年利率7.05%,不过在房贷中各个地方和银行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微调,比如利率的7折、8折、85折、9折或者1.05倍、1.1倍甚至1.2倍。在农村信用合作社贷款,存在一万元一个月利息75元(即月利率7.5‰,换算成年利率就是9%)的情况3。

三、影响2017年按揭贷款利率的因素

央行政策因素

2017年1月1日,央行宣布将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这是自2014年以来的首次加息,这一调整主要是为了控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过热5。

市场因素

市场因素包括供需关系、市场预期、资金成本等。2017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调整,各地房价差异加大,部分城市出现库存压力,这些都会影响按揭贷款利率1。

银行因素

银行是按揭贷款的主要提供者,其资金成本、信贷政策、风险控制等因素都会影响按揭贷款利率。2017年,各大银行在资金成本、风险控制等方面的表现有所不同,导致按揭贷款利率存在差异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