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民银行贷款利率规定的构成要素

(一)基准利率

人民银行设定一定期限的基准利率,作为其他贷款利率的参考。这些基准利率包括短期、中期和长期利率。短期利率主要针对隔夜拆借市场,中期利率主要针对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短期贷款,长期利率主要针对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期贷款1。

(二)浮动利率

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不能超过人民银行设定的基准利率上浮一定比例,也不能低于基准利率下浮一定比例。上浮比例和下浮比例由人民银行根据货币政策需要进行调整1。

(三)利率浮动区间

为了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定,人民银行会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进行管理。通常情况下,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浮动范围不会超过人民银行设定的基准利率上下限1。

二、调整贷款利率规定的目标

(一)调控货币政策

通过调整贷款利率,人民银行可以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进而实现调控货币政策的目的。例如,在通货膨胀较大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贷款利率来抑制企业和个人消费需求,从而降低通货膨胀1。

(二)维护金融稳定

通过对贷款利率的调控,人民银行可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当金融市场出现波动时,人民银行可以通过调整贷款利率来稳定金融市场,确保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1。

(三)促进经济发展

贷款利率的调控可以影响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融资成本,进而影响投资和消费。通过合理的贷款利率调控,人民银行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目标1。

三、与住房贷款利率相关的调整规定

(一)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

2024年5月17日调整

取消全国层面首套住房和二套住房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政策下限。

人民银行各省级分行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指导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根据辖区内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形势及当地政府调控要求,自主确定是否设定辖区内各城市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及下限水平(如有)。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根据各省级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确定的利率下限(如有),结合本机构经营状况、客户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确定每笔贷款的具体利率水平3。

2024年10月25日起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相关规定

房贷借款人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时,可以选择固定利率或浮动利率作为定价方式。利率以最近一个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可为负值),加点幅度应体现市场供求、借款人风险溢价等因素。

固定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存量贷款。

自2024年11月1日起,合同约定为浮动利率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约定重定价周期。利率重定价周期及调整方式应在贷款合同中明确。

自2024年11月1日起,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与全国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偏离达到一定幅度时,借款人可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由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发放浮动利率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置换存量贷款。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切实做好政策宣传、解释和咨询服务,依法合规保障借款人合同权利和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有关工作平稳有序进行2。

(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自2024年5月18日起,下调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首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2.35%和2.85%,5年以下(含5年)和5年以上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分别调整为不低于2.775%和3.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