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担保的基本概念

贷款担保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时,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以保障贷款债权实现的法律行为。在贷款事中风险控制方面,银行对于小额贷款管理成本高收益不明显的情况,担保机构可优化贷中管理流程、分担成本,为小额贷后管理提供个性化服务,免去银行后顾之忧。其法律基础主要体现在担保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民法典》中的担保制度及《合同法》相关条款也有涉及,这些法律规定了担保的性质、种类、效力以及贷款双方的权利义务等,旨在保护贷款人的合法权益1。

二、贷款担保的种类

抵押担保:借款人将其合法拥有的不动产或动产作为抵押物,贷款人有权在借款人违约时对抵押物进行处置,以清偿债务。例如房屋、土地、汽车等可作为抵押物。

质押担保:借款人将某些动产(如股票、存款、设备等)交由贷款人保管,作为贷款的担保,贷款人可对质押物进行处置。

保证担保:第三方(保证人)承诺在借款人未能履行还款义务时,代为还款。这种担保方式常见于个人贷款和小企业贷款中2。

三、贷款担保的流程

企业贷款担保流程

申请:企业提出贷款担保申请。

考察:相关方对企业进行考察。

沟通:与贷款银行沟通,进一步掌握银行提供的企业信息,明确银行拟贷款的金额和期限。

担保:与企业签定担保及反担保协议,资产抵押及登记等法律手续,并与贷款银行签定保证合同,正式与银行、企业确立担保关系。

放贷:银行在审查担保的基础上向企业发放贷款,同时向企业收取担保费用。

跟踪:跟踪企业的贷款使用情况和企业的运营情况,通过企业季度纳税、用电量、现金流的增长或减少最直接跟踪考察企业的经营状况。

提示:企业还贷前一个月,预先提示,以便企业提早作好还贷准备,保证企业资金流的正常运转。

解除:凭企业的银行还款单,解除抵押登记,解除与银行、企业的担保关系。

记录:记录本次担保的信用情况,分为正常、不正常、逾期、坏帐四个档次,为后续担保提供信用记录。

归档:将与银行、企业签定的各种协议以及还贷后的凭证、解除担保的凭证等整理归档、封存、以备今后查档1。

个人贷款担保基本程序(以部分情况为例)

个人咨询:了解相关情况。

个人申请:如填写《个人消费贷款申请书》。

担保受理:担保机构受理申请。

担保调查与审批:对申请进行调查与审批。

签订合同:签订相关合同。

办理反担保手续:按要求办理。

担保收费:收取担保费用。

发放款:发放贷款。

正式承保:担保公司收到贷款银行放款通知后,按合同约定对借款人正式履行保证责任1。

一般担保贷款流程(包含个人与企业)

申请贷款:借款人向金融机构提交贷款申请,包括个人或企业的财务状况、信用历史等材料。

评估信用:贷款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进行审核,判断其还款能力。如果借款人的信用不足以获取贷款,机构将要求提供担保。

提供担保:借款人需提供担保物,并完成相关的法律手续,如抵押登记或质押合同的签署。

签订贷款合同:贷款人与借款人就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签署正式合同,并依据合同进行贷款发放。

审核与放款:贷款机构对提供的担保进行审核,若无误,则按照合同约定发放贷款。

还款及违约处理:借款人按约还款,若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贷款人可依据担保合同追索担保物2。

四、贷款担保相关的正确表述(部分示例)

关于抵押物与质押物的一些规定

在抵押担保中,在贷款合同签订时,借款人无需向银行转移抵押财产占有权,并且银行对抵押财产有优先受偿权。而办理质押担保时,出质人必须将质押物的占有权转移给质押权人。例如,用房产做抵押不需要将房产交给银行,但用股票做质押则需要将股票交给贷款人保管24。

保证担保相关

同一债权即有保证,又有第三人提供物的担保,债权人可以请求保证人或者抵押人承担担保责任。

保证人依照相关规定就连续发生的债权作保证,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人可以随时书面通知债权人终止保证合同,但保证人对于通知到债权人前所发生的债权,承担保证责任。当事人对保证担保的范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人应当对全部债务承担责任。并且若借款人不履行还款责任,由保证人按约定代为履行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