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支持中小微企业补贴政策概述

税费优惠政策

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费优惠政策,以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这些政策主要包括:

企业所得税减免:对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5%计算应纳税所得额,并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此政策自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有效1。

增值税减免: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半征收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等1。

融资成本降低: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且与这些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1。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的,在税前据实扣除的基础上,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10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1。

地方政府的具体补贴措施

除了中央政府的税费优惠政策外,地方政府也推出了一系列具体的补贴措施来支持中小微企业:

北京市的服务券补贴

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宣布,2024年度中小企业服务券将于特定时间在App上线发放,最高可领取补贴达20万元。这些服务券旨在支持中小企业降低成本、拓展市场、促进转型,涵盖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12大类服务4。

科技服务补贴

针对中小微企业购买科技服务的需求,部分地区提供了高达50万的补贴。这些补贴有助于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5。

首次贷款补贴

北京市对中小微企业“首次贷款”提供补贴,公示拟支持项目,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这一政策有助于解决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降低融资成本6。

政府采购支持政策

政府采购也是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采购份额分配:采购限额标准以上,一定金额以下的货物和服务采购项目、工程采购项目,应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对于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项目,预留一定比例的预算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尤其是小微企业7。

综上所述,中国政府通过多种政策工具和措施,全方位支持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发展,有效减轻了企业的经营负担,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