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与贷款人签订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一、贷款人的注意事项

(一)核实银行相关信息

核实银行商业信息:在签订贷款合同前,贷款人应仔细核实贷款银行的商业信息,包括银行是否具有按照约定贷款的能力及信誉,其贷款发放情况具体如何等。例如,如果一家银行经常出现贷款逾期到账的情况,那么可能会对贷款人的后续计划产生冲突14。

(二)仔细校对合同内容

贷款基本信息:

贷款金额:确保合同中约定的贷款金额准确无误,这是贷款人能够获取的资金数量的明确约定,关系到贷款人的资金使用计划2。

贷款期限:明确自己应该在多长时间内还款,这会影响还款计划和资金安排,例如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2。

贷款利率:仔细确认贷款利率,这直接决定了贷款人需要支付的利息成本,不同的利率计算方式会导致还款金额的差异2。

还款方式:如分期付款、等额本息还款等还款方式需要明确,不同的还款方式下每期还款金额和还款压力有所不同2。

合同条款和条件:

贷款的申请、审批、发放、回收等各个环节的条款和条件都要认真查看,例如贷款审批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发放贷款的流程等2。

利息、滞纳金、提前还款等费用和责任也要明确,了解提前还款是否有额外费用,逾期还款产生的滞纳金如何计算等2。

合同期限和终止条件:

贷款的期限、还款期限、提前还款期限等需要准确把握,这有助于贷款人规划资金的使用和偿还时间2。

明确合同的终止条件,例如在何种情况下银行有权终止合同,贷款人自己是否有权利提前终止合同等2。

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

了解贷款人违反合同的责任和义务,例如逾期还款会面临哪些处罚等,同时也要关注银行违反合同的责任和义务,如未按时足额发放贷款的责任2。

明确争议解决的方式,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等,以便在出现争议时知道如何处理2。

其他约定内容:

贷款人的资格条件需要确认,例如是否需要满足特定的身份、收入等条件2。

贷款的用途是否有明确规定和限制,以及贷款的保密等相关约定也要留意2。

(三)合同留存与贷款发放

留存合同副本:为了方便后续的查看以及其他用处,贷款人在与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时可以索要一份合同进行留存,因为双方签订贷款合同后,合同的效力及于合同双方14。

关注贷款发放情况:

按时发放:银行应按照合同约定按时发放贷款,若出现延期发放贷款的情况,对于一些有特定资金使用计划(如购房用于支付房款等)的贷款人可能会导致后续合同(如购房合同)的违约,遇到这种情况贷款人有权追究银行的违约责任14。

足额发放:要注意贷款是否足额发放,存在银行流动资金不足等情况时可能无法足额发放贷款,这也是银行违约的一种表现,贷款人应知晓自己的权益并进行追究14。

二、银行的注意事项

(一)审查贷款人资质

信用状况审查:银行需要审查贷款人的信用记录,包括是否有逾期还款、欠款不还等不良信用行为,以此评估贷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风险。

收入稳定性审查:核实贷款人的收入来源是否稳定,例如有稳定的工作、经营收入等,确保贷款人有足够的资金流来偿还贷款。

负债情况审查:了解贷款人的现有负债情况,若负债过高,可能会影响其还款能力,增加银行的贷款风险。

(二)确保合同条款合规合理

合法合规性:合同的条款和条件应当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能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条款,例如贷款利率不能超过法定上限等。

合理性:条款要符合市场惯例和公平原则,例如还款方式的设置要合理,不能对贷款人造成过度的还款压力而不合理地增加银行收益。

(三)明确风险防控措施

抵押物评估与管理(如有抵押物):对于有抵押物的贷款,银行要准确评估抵押物的价值,确保抵押物足以覆盖贷款金额,并且要建立有效的抵押物管理机制,防止抵押物价值贬损或出现产权纠纷等情况。

违约风险应对措施:明确在贷款人出现违约行为(如逾期还款、不还款等)时银行可以采取的措施,如收取滞纳金、处置抵押物(如果有)、将违约信息上报征信机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