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二手房:先过户还是先贷款

一、一般情况是先贷款后过户

在二手房买卖中,通常是先办理贷款再进行过户。

根据《城市房地产转让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先贷款后过户1。

买方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审核通过后会出具批贷函,向卖方证明银行同意放款给购房人,此时卖方可放心将房屋过户给购房人。房屋过户后,将房产证交给银行,银行拿到房产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登记部门会出具《他项权利证名》,用以证明此房产上有银行的抵押权。经贷款行同意发放的贷款,办妥有关手续后,贷款行按照约定,将存在资金监管账户的首付款一次或者分次达到卖房人账户3。

二、一次性付款的特殊情况

如果购房者能够一次性付清钱款,就不需要办理贷款,这种情况下只要把房款交清后就能办理过户了2。

三、先贷款后过户的流程优势

对卖方的保障

银行的批贷函是一种保障。在收到批贷函后,卖方可以确定买方有能力支付房款,减少了过户后无法收到款项的风险。例如,如果没有银行的批贷函就先过户,可能会出现买方贷款申请被拒或者资金不足无法支付房款的情况,导致卖方利益受损。

资金的流向更加安全和可监管。在过户完成后,银行会按照程序将款项发放到卖方账户,整个资金链相对清晰,降低了诈骗风险。

对整个交易流程的保障

符合房地产交易的规范和管理要求。相关法律法规和管理规定大多是基于先贷款后过户的流程设定的,这样可以保障房地产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有利于房产交易的效率。如果先过户再办理贷款,一旦贷款出现问题,处理房产的所有权归属和后续款项支付等问题会更加复杂,容易引发纠纷,而先贷款后过户可以避免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