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贷款本息金额的基本含义

贷款本息金额是指贷款人从借款日起,应偿还给放款人的总金额,其中包含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两部分1。

(一)贷款本金

定义:贷款本金是借款人从放款人处获得的直接用于购买商品或服务的金额,是借款人实际取得的钱,有一定的使用限期(即贷款限期),需要进行偿还18。

(二)贷款利息

定义:贷款利息是借款人为了使用贷款本金而支付给放款人的额外费用。这个费用通常是根据贷款本金的金额、借款时间和借款利率来计算的1。

二、贷款本息金额计算相关的因素

(一)计算方式涉及的主要因素

贷款本息金额的计算涉及两个主要因素:贷款的总额和贷款的期限1。

(二)不同利息计算方法对本息金额的影响

简单利息计算方法下

利息计算:简单利息是指在贷款期间,利息仅基于未偿还的本金计算。计算公式为:利息 = 本金×利率×贷款期限。例如,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20年,那么每年的利息为:

100

×

5

%

×

1

=

5

100万×5%×1=5万元。这种情况下,随着本金的偿还,利息计算基础逐渐减少,本息金额增长相对较缓2。

复利计算方法下

利息计算:复利则是指利息不仅基于本金,还包括之前累积的利息。复利的计算公式较为复杂,通常使用公式:

𝐴

=

𝑃

(

1

+

𝑟

/

𝑛

)

(

𝑛

𝑡

)

A=P(1+r/n)

(nt)

,其中

𝐴

A是最终金额(包含本金和利息,即本息金额),

𝑃

P是本金,

𝑟

r是年利率,

𝑛

n是每年复利的次数,

𝑡

t是贷款年数。由于利息的累积效应,在相同本金、利率和贷款期限的情况下,本息金额会比简单利息计算下更高,且随着时间推移,增长速度会加快2。

三、不同还款方式下的贷款本息金额

(一)等额本息还款方式

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中,每月还款金额固定,但每月还款中本金和利息的比例会发生变化。初期,还款中利息占比较大,随着时间的推移,本金占比逐渐增加。计算每月还款金额的公式为:每月还款额=

[

贷款本金

×

月利率

×

(

1

+

月利率

)

款月数

]

/

[

(

1

+

月利率

)

款月数

1

]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

款月数]/[(1+月利率)

款月数−1]。这种还款方式下,本息金额分布相对平均,每月还款压力固定,但总体利息支出相对较高26。

(二)等额本金还款方式

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下,每月偿还的本金固定,利息随着本金的减少而逐月递减,每月还款总额逐月递减。这种方式下,前期还款压力较大,但总体利息支出相对等额本息还款方式要少,本息金额随着本金的不断偿还而逐渐减少,利息部分的占比也逐月降低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