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借款给公司利息问题

法律规定

利息上限

公司向股东借款的利息不应超过借款金额与权益性投资比例不超过2:1,金融企业为5:1,利率不超过同期银行贷款利率1。

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利息,属于合法利息,法律将会予以强制保护;超过部分不予保护1。

利息支付条件

如果借款协议未明确利息条款,出借方在借期内主张利息,法院不予支持,借款人无需支付利息1。

若协议无利息约定但借款人自愿支付,且未损害他人权益,法院不会干涉1。

税务处理

利息收入的税务规定

股东取得的利息收入,要按5%税率缴纳营业税,属于“金融保险业”税目;还要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税目6。

公司支付给股东的借款利息,要取得发票入账6。

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利息支付的合法性

公司向股东提供借款,是依法行使财产权的表现,股东与公司间的借贷是合规法律行为,受法律保护2。

在没有掌握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仅凭股东向公司借款就认定为股东抽逃出资缺乏法律依据2。

利息计算方式

提供两种利息计算方式:积数计息法和逐笔计息法1。

综上所述,股东借款给公司涉及的利息问题不仅受到法律的严格规定,还涉及到税务处理等多个方面。在实际操作中,建议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并注意税务合规,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税务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