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官渡区的名称由来

昆明市官渡区的名称来源于其历史上著名的滇池古渡口——官渡。以下是关于官渡区名称的具体由来:

历史背景

官渡区因滇池古渡口“官渡”而得名。在宋大理国时期,高氏在蜗洞(今官渡区境内)设置治所,建立了官渡古城和法定寺。至元十二年(1275年),鄯阐府改善州,领昆明、官渡二县。后来,虽然废除了州的设置,但官渡县被并入昆明县,成为路治的一部分。为了方便往来,于蜗洞设置了通往高峣的渡口,这个渡口被称为“官渡”,从此“官渡”之名便流传下来2。

行政沿革

官渡区的行政区域经历了多次调整。1956年10月19日,经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昆明市人民委员会将原第五区、六区合并为官渡区。此后,官渡区不断进行区划调整,直到2004年,国务院批准调整昆明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官渡区的管辖范围进一步明确2。

地理位置

官渡区位于昆明市的东南部,是一个具有重要地理位置的区域。它西隔滇池与西山区相望,南接呈贡区,西北与盘龙区、五华区相邻,北对嵩明县,东则与宜良县接壤。官渡区不仅是昆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之一23。

结论

综上所述,昆明市官渡区之所以称为“官渡区”,是因为该地区历史上有一个重要的滇池古渡口,名为“官渡”。这个渡口在古代对于交通和贸易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该地区便以此得名,并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