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理信贷业务的基本流程
一、总体流程
信贷业务基本操作流程通常包括受理、调查评价、审批、发放及贷后管理五大阶段23。
二、受理阶段
客户申请
该环节可以是客户主动到银行申请信贷业务,也可以是银行主动向客户营销信贷业务后客户提出申请。信贷人员既要了解客户需求,又要准确介绍银行的信贷规定(包括借款人资格要求、信贷业务的利率、费率、期限、用途、优惠条件及客户违约处理等)23。
资格审查
客户资格要求:按照《贷款通则》的要求,借款人应当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业(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和兼具经营和管理职能且拥有贷款卡(证)的政府机构。其他经济组织包括多种类型,如依法登记领取营业执照的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须经全体合伙人书面同意)等。并且客户向银行申请信贷业务,应当具备产品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效益、不挤占挪用信贷资金、恪守信用等基本条件,如客户要有按期还本付息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未清偿的要做认可的偿还计划)等23。
限制性条件:客户若存在如连续三年亏损,或连续三年经营现金净流量为负;向银行提供虚假或隐瞒重要事实的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财务报告;违反国家规定骗取、套取贷款等情况之一的,银行一般不接受其申请3。
提交材料
对符合资格要求的客户,受理人员会发送相关申请书和材料清单要求客户提供材料。主要包括客户基本材料(如法人营业执照或营业执照副本及影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书副本及影印件等)、信贷业务材料、担保材料等。对于低风险信贷业务材料可适当简化,已做过信用评级且部分材料无变更的老客户可不重复提供部分材料23。
初步审查
受理人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银行的信贷政策审查客户的资格及其提供的申请材料,决定是否接受客户的信贷业务申请23。
三、调查评价阶段
初步评估
银行收到贷款申请后,会进行初步评估以确定借款人的资格和贷款可行性。这包括验证借款人的身份、审查信用报告并评估其财务状况1。
尽职调查
如果初步评估通过,银行将展开尽职调查。这包括收集借款人的财务报表、税务记录和业务计划等。尽职调查旨在验证借款人的信息并评估其还款能力1。
风险评估
在尽职调查阶段,银行将进行风险评估,根据其风险承受能力来评估贷款的可接受性1。
四、审批阶段
信贷审批委员会审查
贷款申请提交至信贷审批委员会(由高级银行家组成),委员会审查贷款文件、风险评估和尽职调查结果,做出贷款审批决定1。
五、发放阶段
贷款条款协商
一旦贷款获得批准,银行与借款人协商贷款条款,包括确定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和担保条款等1。
贷款文件准备与签署
贷款条款协商完成后,银行准备贷款文件,其中概述了贷款条款和条件,借款人仔细审查并签署文件1。
抵押登记(针对有抵押担保的贷款)
对于有抵押担保的贷款,银行将向财产登记处提交抵押登记,以确保银行对抵押财产拥有优先留置权1。
放款
所有必要的步骤完成后,银行将放款给借款人,放款通常通过电子转账或支票形式进行1。
六、贷后管理阶段
贷款管理
放款后,银行将继续管理贷款,包括监控借款人的还款、评估其财务状况并采取必要措施来管理风险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