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信贷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银行通用措施

(一)整改问题与自查自纠

着力整改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检查组专题研究、落实整改工作目标、措施、责任和完成时限,指定专人负责,跟踪问效,并组织各行对类似问题进行第二轮自查,总行再进行“回头看”并通报结果1。

强化信贷管理自检自查工作:加大各级行自检自查力度和频次,落实责任制。对检查出的问题逐个研究整改,避免屡查屡犯。同时加强信贷风险分析,定期召开信贷风险分析会,及时掌握企业经营动态,形成风险分析报告,实现风险预警1。

(二)业务流程管理

加强信贷业务办理流程中的落实:

从评级、授信、调查、审查、贷款发放、贷后管理、档案归集等各个操作环节入手,严格执行信贷管理制度,落实信贷客户准入条件,全程监督业务操作的合规性。

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业务处理速度,各环节紧密衔接且相互制衡,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效率。特别强调贷前对客户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认真核查。

统一信贷管理办法,出台全行性信贷政策、流程管理、信贷业务授权以及规模管理办法时广泛征求意见,保证一致性。同时规范信贷审批、贷后管理流程和贷审会程序,制定标准化作业规范业务操作和监督1。

(三)巡查巡审与片管制度

建立巡查巡审片管制度:总行定期不定期组织巡查、巡审,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隐患,加强协调和督导。根据地理位置划分片区,总行派人进行现场相互审查和业务交流,解决人力不足问题,培养专业人才,为相关制度创造条件1。

(四)问责考核与奖惩

加强问责考核和奖惩:

尝试建立信贷专业晋升通道,增强员工使命感和自豪感。

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打造专业化团队。

尽快建立问责机制,出台考核奖惩制度,加大考核奖惩力度和风险责任成本,增强信管人员责任心和事业心1。

(五)人员管理与培训

加大人员管理和培训力度:

根据业务发展需要配齐配强信贷管理人员。

强化培训,每月利用周末时间对各级信贷人员进行全方位培训。

突出培训重点,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客户经理在理念、新业务制度、操作流程、产品等方面的培训,学习规章制度,明确风险点和防范措施,增强合规操作能力。

加强客户经理警示教育,防范道德风险1。

二、农村信用社相关措施

(一)审批管理方面

加强审批管理:农村信用社要按照“放款N+N”原则,加强对贷款申请人资质审批,确保还款来源,同时加强对担保人审查,规范担保行为,保证风险可控2。

(二)制度健全方面

健全信贷管理制度: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建立风险管理体系,对每笔贷款进行风险评估,并建立相应措施和预警机制,确保贷款拨出后的风险可控2。

(三)客户审核方面

加强对客户的反复审核:设置不同审批周期和审批层级,对客户历史信用不良记录进行严格甄别和审批控制2。

(四)资金流转监管方面

完善资金流转监管:统一制定资金流转规范和标准,在贷款拨出前明确资金流向规划和监管,防范贷款款项滥用和违规行为2。

三、监管总局推动的相关措施

(一)制度修订方面

修订信贷管理制度:金融监管总局修订《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和《项目融资业务指引》等信贷管理制度。例如合理拓宽固定资产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的用途及贷款对象范围,优化流动资金贷款测算要求;调整优化受托支付金额标准,适度延长受托支付时限要求;结合信贷办理线上需求,明确视频面谈、非现场调查等办理形式;明确贷款期限要求;将《项目融资业务管理规定》作为专章纳入《固定资产贷款管理办法》等内容,进一步强化信贷风险管控,推动商业银行提升信贷管理的规范化水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