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假财务报表贷款的法律责任
做假财务报表贷款是一种违法行为,可能会涉及到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以下是根据搜索结果得出的一些关键点:
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的规定,如果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可能会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4。
民事责任
除了刑事责任外,做假财务报表贷款还可能导致民事责任。例如,根据《会计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及其他人员伪造、变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簿,编制虚假财务会计报告或者隐匿、故意销毁依法应当储存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财务会计报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可以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1。
此外,根据《公司法》第203条的规定,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1。
行政责任
做假财务报表贷款还可能导致行政责任。根据《会计法》第43条的规定,编制虚假财务报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可对单位并处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处三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的还应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属于会计从业人员的还应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1。
综上所述,做假财务报表贷款不仅违法,而且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法律后果,包括刑事责任、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因此,企业和个人在进行贷款活动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守信,避免因一时的贪念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