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贷款困难的原因

一、小微企业自身因素

(一)融资担保缺失

小微企业普遍缺乏足够品质的抵押品,难以满足银行等金融机构对抵押物的要求。例如,小微企业可能没有大量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可用于抵押。

向外寻求担保难,其他企业或担保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担保时往往比较谨慎,因为小微企业的经营风险相对较高13。

(二)财务不透明,行为不规范

小微企业报表难以真实反映其生产经营和财务状况,可能存在账目混乱、财务数据不准确等问题,这给银行把握客户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信息带来困难,使得银行不敢贸然放贷13。

(三)易受外界环境影响,抗风险能力差

小微企业资产总额较小且处在产业体系的单个环节,所以外部环境的变化,如市场波动、政策调整、原材料价格变化等对其生产经营有着较大影响。一旦外部环境不利,小微企业可能面临经营困境甚至破产,增加了贷款风险13。

(四)部分小微企业诚信意识不强

小微企业转移资产、潜逃等方式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时有发生,给银行信贷带来较大风险。这种不良行为导致银行对小微企业的信任度降低,在发放贷款时更加谨慎13。

二、银行信贷管理体制因素

(一)担保和抵押要求过严,风险控制条件过硬

银行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对小微企业的担保和抵押要求较高,例如要求足额的抵押物或者有实力的担保企业,很多小微企业难以达到这些要求,从而难以获得贷款13。

(二)信贷审批权限过度集中,手续繁琐

信贷审批权限往往集中在上级银行,基层银行少有信贷审批自主权。这导致贷款审批流程较长、手续繁琐,对于小额、高频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来说,难以满足其及时性的资金需求,实现贷款高效审批和发放难度增大13。

(三)银行信贷人员权责利不对等,积极性不高

基层银行责、权、利不对称,经营自主权弱化。考核机制激励不足,约束有余,基层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因为小微企业贷款风险高,而信贷人员在收益与承担的风险和工作量上不成正比,导致他们在处理小微企业贷款业务时缺乏积极性13。

(四)贷后管理压力大,银行信贷人员惧贷心理较重

小微企业因自身管理不规范、信用观念淡薄而存在高风险,部分小微企业甚至不惜借用高息社会资金,一旦出现资金链条断裂,极易发生风险,给银行信贷人员增加了贷后管理的压力,从而产生惧贷心理13。

三、社会环境因素

(一)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

目前大部分担保机构成立较晚,规模小、实力弱的情况下,难以满足众多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需求。小微企业难以找到合适的担保机构为其贷款提供担保,增加了贷款难度13。

(二)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物评估、登记环节多,收费高

银行、小微企业普遍反映抵押评估程序复杂、收费较高、抵押有效期短等问题,明显增加了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企业贷款的门槛,使得小微企业获取贷款更加困难3。

(三)小微企业缺乏政策资金扶持

小微企业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特别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微企业在成长初期迫切需要财政资金等方面的扶持,但目前明显缺乏有力的相关政策给予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小微企业贷款的困难程度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