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购房前的注意事项

(一)经济承受能力评估

要正确估计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避免“冲动”消费。在决定购房前,需对自己的收入、支出、储蓄等财务状况进行全面评估,确保能够承担购房贷款带来的长期还款压力。1

(二)了解开发商经济实力

资金周转风险 有些经济实力欠佳的房地产发展商为解决资金周转困难,会利用预售按揭募集资金。若其资金周转失灵,楼盘可能无法继续建设,导致不能如期交楼或者即使勉强交楼,也可能偷工减料,造成缩水楼盘或其他质量问题。

信誉考察 在办预售按揭时,一定要先了解发展商的实力及其信誉,仔细考量其是否信得过再做决定。1

(三)确认银行按揭态度

避免误解 不少购房者错误地认为,只要选择到银行按揭支持的房地产,银行就理应批准贷款申请。实际上,银行受理购房者按揭申请后,还要从民事主体资格状况、还款能力等方面对置业者进行资格审查。

防范资金被动 如果申请不符合条件,就得不到银行按揭贷款支持。在这种情况下,如先与发展商签订购房合同,就会造成资金上的被动,或者被迫选择其他付款方式,或者影响自己的资金安排,甚至放弃购房,造成定金的损失。1

二、签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一)证件审查

在决定交纳首付签订合同之前,要确定项目的证件齐全,可以在其销售部要求查看这些证件,只有证件齐全才会减少购房风险,也才能办理按揭贷款。例如在西安市已经取得预售证的期房都实行网签,网签和纸质合同内容相同,只是签订方式不同而已。要特别注意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了预售许可证,则通常开发商也具有了土地使用证、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许可证等。1

(二)合同文本规范

采用标准文本 一定要采用房地产管理部门统一印制的标准房屋买卖合同文本,并按照文本中所列条款逐条逐项填写,千万不能马虎。

内容审查

权利义务对等 一定要注意合同条款中双方所填写的内容中权利与义务是否对等。若存在不对等情况,买房人一定要提出自己的意见,决不能草率行事。

面积确认与差异处理 如果选择按套内建筑面积为依据进行面积确认及面积差异处理时,应当在“面积差异处理”条款中明确面积发生误差时的处理方式。只有在合同中对面积差异有了详尽的约定后,才能避免上当。

付款方式规范 一定要讲究房屋买卖的付款方式是否规范。在合同中对付款的数额、期限、方式及违约责任等作出约定。有的开发商不是先签订合同,而是先让购房者交纳一定数额的定金,只给购房者一个收条,一旦发生纠纷往往造成购房者在追究其责任方面的举证困难。

交房日期明确 一定要认准交房日期是否确定。资金不足而延期交房是常有的事,开发商在预售合同上往往大做文章,如只注明竣工日期,而不注明交付使用日期;运用“水电气安装后、质量验收合格后、小区配套完成后”等一些模糊语言。

法律专业审查 在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时,最好请律师或行家从法律的角度代你审查合同文本,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损失。1

(三)合同合法性相关

主体适格 签购房合同需要注意合同主体应当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以及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这包括出卖方是否具备售房资格,房屋是否属于能够买卖的商品房等。同时,订立房产按揭贷款合同前,应当确认出卖方是否具有房屋处分权,确认房屋上是否存在其他抵押权。2

符合法律规定 合同的内容以及形式不得违反法律规定。根据《民法典》规定,合同需具备一些有效条件,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等,并且要注意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是否无效,例如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或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损失的免责条款无效。2

明确合同要素

价格标定 必须要在合同上明确标定价格。

双方信息与资质 明确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及资质。

违约责任 购房合同应当明确买方与卖方的违约责任,明确解除合同的条件及合同解除后的结算、清理事项。

计价方式 明确房款计价方式。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