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条件
合法设立与注册
借款单位必须是经主管部门或县以上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批准设立、注册登记并持有的单位。例如,新成立的企业需要按照法定程序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等相关证件,这是向银行申请贷款的基本前提。1
固定资产借款项目相关审批
对于固定资产借款项目,借款单位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已批准,并已列入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计划。比如企业进行大型设备购置或厂房建设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时,需要这些前期项目文件获批且纳入计划。1
独立核算与经营
借款企业必须是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单独计算盈亏、单独编制财务报表及有对外签订交易合同权的企业。这意味着企业有自己独立的财务体系和经营决策能力,能够对贷款的使用和偿还负责。1
自有资金要求
借款单位必须要有正常生产经营所需一定数量的自有资金,并保证完整无缺。自有资金是企业偿债能力的一种体现,也显示了企业对自身经营的投入和承担风险的能力。1
担保要求
必须提供银行认可的借款担保人或抵押品做担保,并按时向银行报送有关财务、统计报表,接受银行的贷款监督和检查。例如企业可以提供房产、设备等固定资产作为抵押,或者有信誉良好、有代偿能力的企业或个人作为担保人。1
二、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流程
贷款申请
企业需要贷款,应当向主办银行或者其他银行的经办机构直接申请。借款人应当填写包括借款金额、借款用途、偿还能力及还款方式等主要内容的《借款申请书》并提供资料。例如,企业要明确借款是用于日常生产经营周转、扩大生产规模还是固定资产投资等用途,同时要说明自身的还款资金来源等。3
银行受理审查
核实客户情况:银行对客户情况进行核实,对照银行贷款条件,判别其是否具备建立信贷关系的条件。
评定信用等级:根据借款人的领导者素质、经济实力、资金结构、履约情况、经营效益和发展前景等因素,评定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调查风险情况: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抵押物、质物、保证人情况,测定贷款的风险度。3
签订借款合同
如果银行对借款申请审查后认为借款人符合贷款条件,同意贷款的,与借款人签订《借款合同》。借款合同应当约定借款种类、用途、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借贷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和双方认为需要约定的其他事项。例如合同中要明确是短期贷款还是长期贷款,利率是固定利率还是浮动利率等。3
发放贷款
贷款人要按借款合同规定按期发放贷款。贷款人不按合同约定按期发放贷款的,应偿付违约金。借款人不按合同约定用款的,应偿付违约金。3
贷后检查
贷款发放后,贷款人对借款人执行借款合同情况及借款人的经营情况进行追踪调查和检查。这有助于银行及时发现企业可能存在的还款风险等问题。3
贷款归还
借款人按照借款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归还贷款本息,按规定办理撤押手续(如果有抵押的情况)。3
三、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的方法
逐笔申请,逐笔核贷,逐笔核定期限,到期收回,周转使用
企业每需要一笔贷款,都要向银行提出申请,银行对每笔贷款加以审查,如果同意放贷,对每笔贷款都要核定期限,贷款期满前要按期收回。收回的贷款仍是银行可用于发放贷款的指标,可继续周转使用。这种方法适用于工业部门的生产周转贷款。例如企业因季节性生产需要资金时,可采用这种方式申请短期贷款。1
逐笔申请,逐笔投贷,逐笔核定期限,到期收回贷款指标一次使用,不能周转
这种方法适用于专项用途的贷款,如基本建设贷款、技术改造贷款等。企业针对特定项目进行贷款申请,项目结束后贷款指标不能再用于其他项目。1
一次申请,集中审核,定期调整
企业一年或一个季度办理一次申请贷款的手续,银行一次集中审核。平时企业需要这方面贷款时,由银行根据可贷款额度定期主动进行调整,贷款不受指标限制,企业不必逐项进行申请。例如企业经营比较稳定,资金需求有一定规律时可采用这种方式。1
每年或每季一次申请贷款,由银行集中审核
根据实际情况,下达一定时期内的贷款指标,企业进货时自动增加贷款,销售时直接减少贷款。贷款不定期限,在指标范围内,贷款可以周转使用,需要突破贷款指标时,则要另行申请,调整贷款指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