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房贷款浮动利率的基本计算方式
住房贷款浮动利率的计算方式为:房贷利率 = LPR + 基点1。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1。
基点:指万分之一的点,一个基点等于0.01%1。
二、影响住房贷款浮动利率计算的其他因素
(一)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是房贷浮动利率的基础,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其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房贷浮动利率的变化。不过目前房贷利率更多以LPR为参考,但在之前基准利率也曾起到关键作用。例如之前央行规定的基准利率如:一至五年内的贷款利率为4.75%;五年以上的贷款利率为4.90%,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来确定房贷利率2。
(二)利率调整周期
利率调整周期是指房贷浮动利率调整的时间间隔,可以是按月、按季或按年来进行,不同的银行和贷款产品可能会有不同的利率调整周期。例如,商业贷款利率以相应期限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有重定价周期(最短为一年)。每到重定价日(1月1日或者贷款发放日)就会按照最新LPR报价算上规定的基点数得出新利率,然后在下一周期执行,并且LPR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都会重新报价5。
(三)利率加点
利率加点是指在基准利率或者LPR的基础上,银行额外增加的利率点数,其大小通常由银行根据市场情况和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来确定。利率加点的增加会导致贷款利率的上升,反之亦然。例如按LPR加60BP(60个基点)来计算,如果LPR为4.75%,那么房贷利率 = 4.75%+0.60% = 5.35%3。
三、不同类型住房贷款浮动利率的计算特点
(一)商业性住房贷款
以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利率。全国性首套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利率政策下限仍按现行规定执行,最低不得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20个基点;第二套个人住房商业性贷款利率政策下限调整为最低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加20个基点。每到重定价日(1月1日或者贷款发放日)会根据最新LPR报价加上规定的基点数得出新利率在下一周期执行5。
(二)公积金住房贷款
公积金贷款执行央行贷款基准利率,只要人民银行在还贷期限内调整了贷款基准利率,届时就将从次年的1月1日起开始执行新利率。例如第二套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5年以下(含5年)年利率为3.025%,5年以上年利率为3.575%。如果央行基准利率不变,公积金贷款利率则保持不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