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措施
一、中小企业自身方面
加强自身素质与信用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应加强自身发展和制度建设,强化资金管理机制,特别是信用机制。良好的信用有助于获得金融机构低门槛的贷款优惠,还能利用信用再担保机构构建担保机构与金融机构的利益共同体,提高内源融资能力,为外源融资创造有利条件。因为很多中小企业自身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难以控制信贷风险,如部分企业没有完整的财务制度,会计核算不健全,缺乏经审计的财务报表和良好连续的经营业绩,银行难以了解其财务等状况而不敢轻易提供信贷支持,所以加强自身建设非常必要1。
创新财务管理
规范财务管理,合理规划资金使用,提高资金利用率。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有限,资金管理漏洞多,缺乏合理计划,且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不完善,缺乏专业财务人员,会计信息失真,财务报表不可靠,交易多现金形式无凭证,加大银行监管难度,规范财务管理有助于改善这种状况2。
二、金融机构方面
加快金融产品创新
开发适合中小企业的金融工具,如仓单贷款、应收贷款质押贷款等,并制定优惠贷款政策。针对中小企业自身特点开展信用评级、资金定价机制等创新,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因为中小企业缺少足够抵押资产、担保困难,银行基于风险考虑对其贷款条件严格,开发新金融工具可在一定程度缓解这一状况1。
三、政府政策方面
加大财政资金支持
逐步扩大中央财政预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重点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开拓市场、扩大就业和改善公共服务等。地方财政也要落实和完善政策,减轻中小企业社会负担。通过财政拨款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用于为中小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培训和管理咨询等提供贷款、贴息和担保,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放大效应1。
加强政策扶持与完善融资渠道
政府应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政策支持,降低证券市场进入门槛或开辟适合中小企业的板块,因为目前中小企业从证券市场融资困难重重。同时,加快发展基金组织和其他融资公司,为中小企业融资创造更多有效机会。还要建立为中小企业贷款进行担保、保险的机构,目前我国在这方面比较欠缺,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和能力1。
四、信用担保体系方面
健全信用担保制度
完善信用担保制度,解决中小企业抵押担保难的问题。由于金融机构基本停办信用贷款,普遍实行资产抵押制度,而中小企业抵押品不足,关系简单无担保单位,经营规模小、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易变化、无形资产难量化等特点与金融机构抵押物偏好不符,健全信用担保制度有助于中小企业从金融机构融通资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