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购房者的意义

(一)购房成本增加

月供增加:对于采用浮动利率的购房者来说,房贷利率上调会使他们的月供立即增加。例如,如果房贷利率从3%上调至3.5%,根据贷款总额和剩余还款期限的不同,月供会相应提高,这直接增加了每月的还款负担2。

总还款成本上升:利率上调意味着在整个贷款期限内,购房者需要支付的总利息将会更多。特别是贷款期限较长的人,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他们可能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财务状况,考虑是否提前还款或者调整其他财务计划2。

(二)影响购房决策

心理波动:房贷利率上调令关注楼市的人群产生不少心理波动。一些购房者看到利率上涨,会担心是否应该等待利率下降再出手;另一部分人则会犹疑是不是因为楼市又要火了,贷款买房的人多了,银行才上调利率,从而考虑是否要抢跑入市。在许多购房者眼中,除了刚需外,房贷利率的高低也是决定是否购房的重要因素13。

二、对银行的意义

(一)维持利润空间

提升息差水平:房贷利率太低可能压缩银行利润,影响其经营稳定性。虽然目前房贷利率还说不上过低,但此前为了稳楼市房贷利率一路下行,确实造成了银行收益的波动,适度上调房贷利率有助于银行维持更理想的息差水平,保持稳健运行。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2024年三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截至2024年三季度,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和外资行的净息差水平均跌破1.8%的预警线1。

增加经营利润:银行调整新增房贷利率是综合考量经营成本、市场供需、风险溢价等因素的结果。上调房贷利率下限可以提高银行房贷业务的收益,在息差承压背景下,银行对于提高生息资产收益率有急迫性,这也是部分银行上调房贷利率下限的原因之一45。

(二)维护公积金贷款的普惠性

调整利差关系:部分城市将商业房贷利率上调至3%以上,可以保持商业房贷利率与公积金贷款利率之间的合理利差,维护公积金贷款的普惠性。近年来,商业贷款利率下行较快,而公积金贷款利率调整较慢,两者利差缩小甚至产生“倒挂”现象,银行上调房贷利率下限,有助于维持这种利差关系5。

三、对房地产市场的意义

(一)影响市场预期

避免无序降价预期:上调房贷利率下限可避免市场形成利率无序下降的预期,减少因等待利率下调而推迟买房的客户数量。去年以来,房贷利率下行速度快,且幅度大,银行业出现通过“价格战”来获取客户的内卷式竞争,一定程度上导致市场形成了利率会继续下降的预期,上调利率有助于改变这种预期5。

影响市场信心:利率政策的频繁变化很可能会伤害到购房者的信心建立。楼市信心复苏的重要基础是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房贷利率作为购房成本的重要变量,其频繁变化很容易干扰购房者的决策判断,进而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3。

(二)与市场回暖相关

反映市场需求变化:近期部分地区银行上调房贷利率下限与市场回暖有一定关系。四季度以来,部分城市的一二手住宅交易量出现回升,房贷申请量有所增加,银行房贷投放的压力有所减轻,这也是银行调整房贷利率的一个影响因素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