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房贷款利率上浮15%的计算方式
住房贷款利率上浮15%是在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计算的。
商业贷款基准利率与上浮后利率计算示例
目前贷款期限5年以上商业贷款基准利率是4.90%,如果上浮15%,则上浮后的利率为:
4.9
%
×
(
1
+
15
%
)
=
5.635
%
4.9%×(1+15%)=5.635% 。例如贷款100万元,分240期(20年)还完,按照未上浮前利率计算需要本息还款是1570665.72元,其中利息是570665.72元;上浮后需要本息还款是1669282.45元,利息是669282.45元,需要多还利息98616.73元4。
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与上浮情况
五年以上公积金贷款基准利率为3.25%,目前并没有提到公积金贷款有普遍上浮15%的情况,不过如果按照相同计算方式上浮15%后的利率为:
3.25
%
×
(
1
+
15
%
)
=
3.7375
%
3.25%×(1+15%)=3.7375% 。但在实际中,公积金贷款主要是为了保障居民住房需求,其政策调整相对谨慎,上浮情况较少见。
二、住房贷款利率上浮15%的影响
(一)对购房者的影响
购房成本增加
以贷款200万,贷款30年期,以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为例。当房贷利率为基准利率时,每月要还月供10614元,总利息为1821232元;而当房贷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5%(假设基准利率为4.9%,上浮后为5.635%)时,每月还款额会增加,总利息也会大幅增加。这就意味着购房者需要承担更高的购房成本,每月的还款压力增大,可能会使一些潜在购房者推迟购房计划或者降低购房预算,对于刚需购房者来说可能会挤压其他生活支出费用1。
(二)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抑制购房需求
购房成本的上升使得消费者在购房时更加谨慎,一些改善性住房需求和投资性购房需求可能会被抑制。特别是对于投资性购房者,利率上浮增加了投资成本和风险,降低了房产投资的预期收益,从而减少对住房的购买需求。
影响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
购房需求的减少会导致房地产市场的活跃度下降,房地产开发商的销售速度可能会减慢,资金回笼周期变长。如果这种情况持续较长时间,可能会促使房地产开发商调整开发计划,减少土地购置和新项目开发,进而影响整个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三、住房贷款利率上浮15%的原因
抑制通货膨胀
随着经济的复苏,通货膨胀逐渐抬升,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银行会选择上浮住房贷款利率。利率上浮后,借贷成本增加,居民购房需求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从而减少货币的流通量,有助于控制物价上涨幅度,保持经济的稳定发展2。
房地产市场调控
在房价持续上涨或者房地产市场过热时,上浮住房贷款利率是一种调控手段。通过提高购房门槛和成本,可以减少投机性购房行为,稳定房地产市场价格,避免房地产泡沫的过度膨胀。从房地产的调控历史来看,房贷基准利率上浮,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全国主要大中型城市房价的持续上涨趋势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