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商行小额贷款业务现状
一、以汇川农商行为例的业务开展情况
服务“三农”方面
汇川农商行在2024年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3.72亿元,累计支持各类市场主体9636户,其中农户贷款累计投放11.41亿元,支持农户达9608户。该行积极围绕汇川区的高粱、烤烟、商品蔬菜、生态畜禽和中草药等种植业开展业务,重点支持产业基础好、附加值高、优势突出的特色产业发展。例如为烤烟种植户提供优惠贷款政策,一亩地匹配3000元额度,按人民银行基准利率算,现场签约现场放贷。2024年为辖区224户烟农发放烤烟种植贷款3900余万元,还发放了中药材、蔬菜、高粱、辣椒等经济型种植及猪、牛、羊、鸡等牲畜养殖贷款1880余户,金额1.5余亿元。这表明农商行在小额贷款业务上积极助力农业相关产业发展,在支持地方特色农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1
对脱贫人口的支持
强化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政策支持,积极配合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工作,掌握脱贫人口清单并开展普惠大走访等专项服务行动。对符合条件的贷款及时给予续贷和展期,在贷款利率、贷款额度等方面对低收入脱贫人口就业创业、生产经营给予倾斜。2024年累计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930余万元,涉及210多户,累计投放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贷款290余万元84户。同时引导脱贫农户及监测户对接专项奖励补贴政策,通过专属信贷产品满足符合贷款条件者的需求。例如板桥镇大沟村脱贫户刘明书在小额信贷帮助下从养猪十余头发展到六百余头成为养殖大户,还带动村民就业,2024年初又贷款45万元种烤烟获得丰收。1
信用工程与服务优化方面
汇川农商行持续做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联系信贷直通车平台客户申请信息,响应信贷需求并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对各类农业市场主体全面摸底、上门走访、实地调查,开辟绿色通道保障信贷资金供给。并且将“千万工程”经验与农村信用工程建设体系融入当地乡村治理模式,根据农户积分给予不同的贷款利率优惠和授信额度提升。1
二、与小额贷款行业整体趋势对比下的农商行小额贷款业务现状
行业整体趋势
行业洗牌加速,数量减少:多地监管部门密集公布取消小贷机构试点资格名单,如郑州市有8家小额贷款公司拟不予通过年审。小贷公司数量持续减少,行业进入稳步出清阶段。监管依据包括业务运营情况、风险防控措施、合规经营情况等。目前行业存量市场风险得到大幅缓释,头部企业加速整合旗下网络小贷牌照并拓宽融资渠道。截至2024年9月末,全国小额贷款公司数量为5385家,贷款余额达7514亿元,相比2023年末的数据(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500家,当年贷款余额为7629亿元)各项数据均呈下降态势。2
农商行的相对优势与特色
扎根地方,服务特色产业与特定人群:农商行相比于其他小额贷款机构,更深入地扎根于地方。像汇川农商行就紧紧围绕当地特色农业产业提供小额贷款支持,对当地的脱贫人口也有针对性的扶持政策。这是因为农商行对本地的产业结构、居民经济状况更为了解,能更好地评估风险并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
信用体系与地方治理结合:在信用工程建设方面,农商行能够将地方特色的治理模式与信用体系相结合,如汇川农商行将相关经验融入汇川区“和美积分”乡村治理模式,根据农户积分调整贷款利率优惠和授信额度。这种结合地方特色的信用体系构建方式是农商行在小额贷款业务中的一大特色,有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金融参与度和信用意识,同时也降低了农商行的信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