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住房商业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
(一)基本公式
根据利率类型的公式
当按年利率计算时:贷款利息 = 贷款金额×年利率×贷款期限(年)。例如,贷款金额为50万元,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20年,那么利息 = 500000×0.05×20 = 500000元6。
当按日利率计算时:贷款利息 = 贷款金额×日利率×贷款天数。日利率 = 年利率÷360(一般规定)。例如,贷款金额30万元,年利率为4.5%,换算日利率为4.5%÷360≈0.0125%,贷款期限假设为180天,那么利息 = 300000×0.0125%×180 = 6750元3。
当按月利率计算时:贷款利息 = 贷款金额×月利率×贷款月数。月利率 = 年利率÷12。比如,贷款20万元,年利率为4.8%,月利率就是4.8%÷12 = 0.4%,贷款期限36个月,利息 = 200000×0.4%×36 = 28800元6。
(二)不同计息方式
定期计息
定期计息的贷款,规定每季度末月20日为结息日,计息期为上季末月21日起至本季末月20日止。按照这种方式,每个计息周期内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利息,然后累计各周期利息得到总利息3。
逐笔结息(利随本清)
逐笔结息即利随本清的结息方式,在贷款到期时一次性计算整个贷款期限内的利息,使用前面提到的基本公式计算,到期时本金和利息一并结清3。
二、还款方式对利息计算的影响
(一)等额本息还款法
计算原理
等额本息还款法下,每月还款金额固定。其计算公式为:
每月还款额
=
贷款本金
×
[
月利率
×
(
1
+
月利率
)
𝑛
]
(
1
+
月利率
)
𝑛
−
1
每月还款额=
(1+月利率)
n
−1
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
n
]
,其中
𝑛
n为还款总月数。总利息 = 每月还款额×还款月数 - 贷款本金。例如,贷款本金30万元,贷款期限20年(240个月),年利率为4.5%,月利率为4.5%÷12 = 0.375%。计算每月还款额:
300000
×
[
0.00375
×
(
1
+
0.00375
)
240
]
(
1
+
0.00375
)
240
−
1
≈
1912.50
(1+0.00375)
240
−1
300000×[0.00375×(1+0.00375)
240
]
≈1912.50元,总利息 = 1912.50×240 - 300000 =159000元4。
(二)等额本金还款法
计算原理
等额本金还款法下,每月偿还的本金固定,利息随着本金的减少而逐月递减。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还款月数)+(贷款本金 - 已归还贷款本金累计额)×月利率。总利息=
∑
𝑖
=
1
𝑛
[
(
贷款本金
−
贷款本金
𝑛
×
(
𝑖
−
1
)
)
×
月利率
]
∑
i=1
n
[(贷款本金−
n
贷款本金
×(i−1))×月利率],其中
𝑛
n为还款总月数,
𝑖
i为还款期数。例如,贷款本金30万元,贷款期限20年(240个月),年利率为4.5%,月利率为4.5%÷12 = 0.375%。第一个月还款额=
300000
240
+
300000
×
0.00375
=
2375
240
300000
+300000×0.00375=2375元;第二个月还款额=
300000
240
+
(
300000
−
300000
240
)
×
0.00375
=
2371.88
240
300000
+(300000−
240
300000
)×0.00375=2371.88元(依次类推)。总利息计算:第一个月利息为300000×0.00375 = 1125元,第二个月利息为
(
300000
−
300000
240
)
×
0.00375
=
1110.94
(300000−
240
300000
)×0.00375=1110.94元(依次类推),将各月利息相加得到总利息,相比等额本息还款法总利息会少一些4。
三、影响住房商业贷款利息的因素
(一)贷款金额
关系阐述
贷款金额越大,在利率和贷款期限固定的情况下,利息支出通常也越多。因为利息是基于贷款本金按照一定利率计算得出的,本金越大,计算出的利息数额就越大1。
(二)贷款期限
关系阐述
贷款期限越长,利息总额通常越高。这是因为利息会累积更长时间,即使利率不变,随着时间的延长,利息的计算次数增多,从而导致利息总额增加1。
(三)利率水平
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由央行设定,根据市场情况和经济政策的变化可能会调整。商业贷款的利率会以基准利率为基础进行上下浮动。例如,央行上调基准利率,住房商业贷款利率也会相应提高,从而增加利息支出4。
浮动利率
浮动利率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和还款能力等因素确定。信用状况好、还款能力强的借款人可能获得较低的浮动利率,从而支付较少的利息;反之则可能面临较高的浮动利率,利息支出增加4。
(四)借款人信用状况
信用好的情况
如果借款人信用状况良好,如信用评分高、无逾期记录等,银行可能会给予较低的利率优惠,这样计算出的利息就会相对较少。
信用差的情况
若借款人信用状况较差,银行会认为贷款风险较高,可能会提高利率或者拒绝贷款申请。如果提高利率,必然会导致利息支出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