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银行贷款报表制作的前期准备

(一)收集相关财务数据

基础财务信息

企业的资产类数据,包括流动资产(如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这些数据是计算诸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基础。例如,计算流动比率需要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数据,流动资产数据就来源于企业的财务账簿中对各类流动资产科目的汇总金额1。

负债类数据,如短期负债、长期负债等,用于确定企业的负债规模和结构。像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的计算就离不开负债总额的数据,这需要准确统计企业的各项负债金额3。

权益类数据,包含实收资本、资本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反映企业的净资产情况。例如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年末贷款余额/净资产×100%)这一指标的计算,就需要明确净资产的数值,而净资产则是通过所有者权益类科目的计算得到的3。

经营活动数据

主营业务收入相关数据,包括不同期间(上期、本期)的主营业务收入金额,这对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等指标非常关键。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 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影响指标结果的可靠性3。

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数据,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等。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应为正值,且销售收入现金回笼应在85 - 95%以上,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应在85 - 95%以上,这些指标的计算都依赖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数据的精确性13。

(二)确定报表期间

根据银行要求和企业实际情况确定报表期间,常见的有年度报表、季度报表或月度报表。不同期间的报表能够反映企业不同时间跨度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银行会根据贷款类型和风险评估的需要要求企业提供相应期间的报表。

二、企业银行贷款报表的编制内容

(一)财务结构指标相关内容

净资产与年末贷款余额比率

该比率必须大于100%(房地产企业可大于80%)。计算方式为:年末贷款余额/净资产×100%。如果该比率不符合要求,可能意味着企业净资产不足以覆盖贷款余额,存在较高的偿债风险13。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必须小于70%,最好低于55%,计算公式为: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较低的资产负债率表明企业负债相对资产的占比较低,偿债能力相对较强,银行贷款给企业的风险相对较小13。

(二)偿债能力指标相关内容

流动比率

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在150% - 200%较好。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额/流动负债×100%。此比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企业有足够的流动资产来偿还短期债务的可能性就越高13。

速动比率

通常该指标在100%左右较好,对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也应大于80%。速动比率 = 速动资产额/流动负债×100%,其中速动资产 = 货币资金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应收账款 + 应收票据 = 流动资产 - 存货 - 预付账款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 其它流动资产。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因为它剔除了存货等变现能力相对较弱的资产因素13。

担保比例

担保比例小于0.5为好。企业应该把有损失的风险下降到最低点,较低的担保比例意味着企业面临的潜在担保风险较低,对企业自身偿债能力的影响较小13。

现金比率

现金比率大于30%为宜,现金比率=(现金 + 现金等价物)/流动负债。该比率反映企业直接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较高的现金比率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较好的现金保障3。

(三)现金流量指标相关内容

经营活动净现金流

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应为正值。这表明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能够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入来维持运营和偿还债务,如果经营活动净现金流为负,可能暗示企业经营存在问题,偿债能力可能受到影响13。

销售收入现金回笼率

其销售收入现金回笼应在85 - 95%以上。这反映了企业销售收入转化为现金的能力,较高的现金回笼率意味着企业应收账款管理较好,资金回笼速度快,银行不用担心企业因应收账款回收问题导致资金链断裂而无法偿还贷款13。

采购商品劳务现金支付率

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应在85 - 95%以上。该指标反映企业在采购环节的现金支付情况,合理的现金支付率有助于维持企业良好的商业信用,也表明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管理较为健康13。

(四)经营能力指标相关内容

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

一般来讲,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率不小于8%,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如果该比率低于 - 5%,说明该产品将进入生命末期了。通过计算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 - 上期主营业务收入)/上期主营业务收入×100%,可以评估企业的业务发展趋势,银行更倾向于贷款给业务处于成长阶段的企业,因为其未来有较好的盈利前景和偿债能力3。

应收账款周转速度

一般企业应大于六次。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高,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就越快。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计算公式为:营业收入/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周转速度快的企业,在应收账款管理方面表现较好,资金的流动性强,有助于提高偿债能力13。

存货周转速度

一般中小企业应大于五次。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周转速度(次数)=营业成本/平均存货余额,其中存货平均余额=(期初存货 + 期末存货)÷2。较快的存货周转速度表明企业存货管理效率高,存货不易积压,减少了存货资金占用对企业资金流的压力13。

(五)经营效益指标相关内容

营业利润率

该指标表示全年营业收入的盈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应大于8%,当然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综合获利能力越强。营业利润率 =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较高的营业利润率意味着企业在扣除成本费用后有更多的利润空间,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都更有保障,银行贷款给这样的企业风险相对较低13。

净资产收益率

目前对中小企业来讲应大于5%。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回报越高,股东们收益水平也就越高。净资产收益率 = 总资产净利率×权益乘数 = 营业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其中营业净利率 = 净利润÷营业收入;总资产周转率(次)=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权益乘数 = 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 1÷(1 - 资产负债率)。较高的净资产收益率反映企业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对投资者和银行都有较大吸引力13。

利息保障倍数

该指标应大于400%。利息保障倍数 = 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 + 财务费用)/(财务费用中的利息支出 + 资本化利息)。这个指标反映了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较高的利息保障倍数意味着企业有足够的利润来支付债务利息,偿债能力较强,银行贷款给企业面临的利息偿还风险较低3。

三、报表编制后的审核与调整

(一)审核内容

形式审核

检查报表的格式是否符合银行要求,包括报表的表头、表尾、字体、排版等。例如,银行可能要求报表使用特定的字体和字号,表头包含企业名称、报表期间等必要信息,表尾有制表人、审核人签字等。

报表相互之间勾稽关系审核

审核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例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应等于期初未分配利润加上本期利润表中的净利润(考虑利润分配因素);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应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有合理的勾稽关系,一般通过调整非现金收支项目得到。

重要会计科目审核

资产类科目

审查其是否实际存在、所有权归属和计价是否合理。例如,对于固定资产,要核实是否有真实的资产存在,所有权是否归属于企业,计价是否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如采用历史成本计价),是否存在减值情况但未计提减值准备等。

负债类科目

核实其金额是否正确、负债到期日和是否存在未入账负债事项。比如短期借款,要检查借款金额是否与借款合同一致,到期日是否准确记录,是否存在未入账的借款利息等。

权益类科目

审查其起源合理性、确定正当性、计价正确性。以实收资本为例,要核实股东的出资是否合法合规,计价是否正确,是否存在抽逃出资的情况。

收入、成本和费用类科目

审查其确定正当性、是否当期发生和收入成本费用相互之间是否配比。例如销售收入的确认是否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条件(如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购货方等),销售成本是否与销售收入配比,是否存在将不属于当期的成本费用计入当期等情况。

异常情况审核

静态财务情况异常

指比率极端优异,例如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暗示企业流动资产存在闲置或应收账款管理过于宽松等问题。银行需要对这种异常情况进行核实,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的真实性。

动态财务情况异常

包括比率突然好转、利润表改变异常、销售购置循环异常。如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突然大幅提高,可能是由于企业开拓了新市场、推出了新产品等正常原因,也可能是通过虚增销售收入等不正当手段实现的,银行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4。

(二)调整报表

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问题,需要对报表进行调整。调整应基于准确的财务数据和合理的会计处理方法。例如,如果发现应收账款存在虚增的情况,应按照会计准则进行调整,同时重新计算相关财务指标,确保报表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符合银行的贷款审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