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房贷款利率基准转换

转换背景与目的

个人房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是中国人民银行为了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所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主要目的是将原有的以央行基准利率为定价基准的房贷利率转变为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基准的利率。这一转换旨在更好地反映信贷市场的资金供求状况,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促进经济健康发展5。

改革背景

在LPR报价机制公布一周后,商业性住房贷款利率随之调整。2019年8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告,对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进行调整。此次改革后,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以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的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1。

改革目的

央行在答记者问中表示,个人住房贷款利率是贷款利率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改革完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过程中,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也需从贷款基准利率转换为LPR,以更好地发挥市场作用。同时,这也是房地产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和区域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的重要内容1。

转换条件与规则

转换条件

存量浮动利率贷款:2020年1月1日前已发放的和已签订合同但未发放的参考贷款基准利率定价的浮动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含个人商用房贷款),除特定情况外,原则上应进行转换4。

特定情况除外:

剩余贷款期限不足一个重定价周期的贷款。

固定利率贷款。

公积金个人贷款。

经与公积金中心协商不转换的个人住房公转商贴息贷款。

已参考LPR定价的个人住房贷款。

当前逾期贷款4。

转换规则

加点数值确定:原合同约定的利率定价方式转换为以相应期限LPR为定价基准加点形成,加点值等于原合同最近的执行利率水平与2019年12月发布的相应期限LPR的差值,加点值可为负值且在合同剩余期限内固定不变4。

重定价日调整:重定价日调整为贷款发放日对应日,自第一个重定价日起,在每个重定价日,利率水平由最近一个月相应期限LPR与上述加点值重新计算确定4。

转换影响与利弊分析

对已发放贷款的影响

在还贷中的房贷利率不会调整,仍按原合同执行。这意味着,贷款买房的人可以继续按照原定的方式进行还款,不会受到利率调整的影响2。

对未来贷款购房者的影响

对于未来的贷款买房者来说,选择将房贷利率转换为LPR定价基准可能更有利。LPR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能够充分反映信贷市场资金供求情况,使用LPR进行贷款定价可以促进形成市场化的贷款利率,提高市场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效率2。

利弊分析

优势:

能够降低贷款利率,减轻贷款负担。

未来利息支出可能会减少,因为LPR大概率会继续下行3。

注意事项:

转换为LPR定价后,贷款利率会根据LPR的变动而调整。

已处于最后一个重定价周期的存量浮动利率贷款可不转换3。

各大银行的转换公告与实践

中国工商银行的转换公告

中国工商银行发布了关于存量浮动利率个人住房贷款定价基准批量转换为LPR的公告,明确了转换的范围、规则和客户操作流程4。

其他银行的转换实践

除了中国工商银行外,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发布了类似的转换公告和实践,共同推动贷款利率的市场化改革4。

综上所述,个人房贷款利率基准转换是中国金融市场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借款者和银行而言都具有重要意义。借款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环境,理性选择是否进行转换,以优化贷款成本和管理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