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还款方式计算

(一)等额本息法

将贷款额按还款期数均等分为N期,按每期未还本金额乘贷款利率得到当期应还利息。其计算公式为:月还款额 = 本金 * 月利率 * [(1 + 月利率)^n/[(1 + 月利率)^n - 1]];式中n表示贷款月数,^n表示n次方,如^240,表示240次方(贷款20年、240个月);月利率 = 年利率/12;总利息 = 月还款额 * 贷款月数 - 本金。例如,经计算可能月还款额为固定金额(假设为5343.38元),还款总额为1282411.20元,总利息为582411.20元。在整个还款期内,每个月的还款额保持不变,贷款人可以准确掌握每月的还款额,有计划地安排家庭开支4。

(二)等额本金法

计算公式为:月还款额 = 本金/n + 剩余本金 * 月利率;总利息 = 本金 * 月利率 * (贷款月数/2 + 0.5)。例如,计算后第一个月还款额可能为6883.33元(以后逐月减少,越还越少),最后一个月还款额为2933.19元。还款总额为1177983.33元,总利息为477983.33元4。

二、按利率类型计算

(一)固定利率

计算特点 在整个贷款期限内,利率保持不变。购房者每月需支付的利息和本金是固定的。例如,如果购房者贷款100万元,年利率为5%,贷款期限为20年,那么每月还款额可以通过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还款法计算得出,且在整个贷款期内保持不变。这种方式适合那些希望财务规划稳定的购房者2。

(二)浮动利率

计算特点 通常与某个基准利率挂钩,如央行基准利率或市场利率。当基准利率上升时,购房者的贷款利率也会相应上升,反之亦然。这种计算方式使得购房者每月还款额可能会有所波动,增加了财务规划的不确定性。例如,若基准利率调整,每月还款额就需要根据新的利率重新计算还款金额。适合那些能够承受一定财务波动,并希望在市场利率下降时享受更低还款额的购房者2。

三、按贷款类型计算

(一)公积金贷款

利率 公积金贷款的利率为3.25%。例如贷款金额为一定数额,根据公式计算每月还款额时,就按照这个利率计算利息部分。但公积金贷款的流程复杂、放款的时间长,会受到很多开发商的限制,另外公积金贷款额度有限4。

(二)组合贷款

计算方式 组合贷款是指同时使用公积金贷款和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部分按照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执行,商业贷款部分按照商业贷款的利率执行。组合贷款利率比公积金贷款利率高,但比商业贷款的利率低。比如贷款总额中的一部分为公积金贷款,按照3.25%计算利息,另一部分为商业贷款,按照商业贷款相应利率计算利息,两者相加得到总利息,再根据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等)计算每月还款额等相关数据4。

(三)商业贷款

不同贷款期限的利率计算

贷款时间1年以内(含1年):利息 = 本金×贷款时间×4.35%。

贷款时间1年 - 5年(含5年):利息 = 本金×贷款时间×4.75%。

贷款时间5年以上:利息 = 本金×贷款时间×4.9%。然后再根据还款方式(如等额本息或等额本金)进一步计算每月还款额、总利息等数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