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担保人要求的条件

一、基本条件

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银行贷款担保人需要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这意味着担保人能够独立地进行民事活动,对自己的行为有完全的认知和控制能力,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123456。

身份相关

合法身份证明:必须持有正规、有效的身份证明文件,如居民身份证、户籍证明等。这些证件用于确认担保人的身份信息,是银行进行身份核实的重要依据26。

婚姻状况证明:部分银行可能要求提供婚姻状况证明,以全面了解担保人的家庭情况等信息,这有助于评估其担保能力和风险状况256。

常住户口或固定住所:在当地有常住户口或固定住所。这有助于银行在需要联系担保人或者追讨债务时能够方便地找到担保人,减少风险246。

信用方面

良好信誉记录:没有明显的违约记录,无不良信用记录。良好的信用记录表明担保人在过去的经济活动中具有较高的信誉度,按时履行自己的债务等义务,从而增加其作为担保人的可信度246。

明确还款意愿:要明确表示愿意履行还款义务。这体现了担保人在主观上有承担担保责任的意识,愿意在借款人无法还款时按照约定履行还款责任236。

年龄限制

年龄通常在18(含) - 65周岁(含)之间。这个年龄段的人一般被认为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能力和行为能力,能够承担担保的责任和风险135。

二、经济能力条件

稳定的收入来源

有稳定收入来源,这是衡量担保人是否具备担保能力的重要因素。稳定的收入能够保证在借款人不能偿还贷款本息时,担保人有足够的资金来代偿。例如担保人所在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纳税单、保险单等都可以作为收入来源的证明材料3456。

代偿能力

具备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金与利息的能力。这要求担保人的收入在扣除自身生活费用等必要支出后,仍有足够的资金用于代偿贷款。对于保证人为自然人的,要有固定经济来源,具有足够代偿能力,并且在贷款银行可能存有一定数额的保证金(部分情况)36。

三、其他条件和限制

不能作为担保人的特殊情况

夫妻关系:夫妻双方不能互相为对方担保,因为夫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经济体,共同对负债具有还贷责任,而担保人必须是第三人135。

外地人本地担保(部分银行规定):外地人可能无法为本地人担保,外地人户籍不在当地,可以随时离开,银行需要向担保人追要贷款时,可能难以联系到担保人,给自己带来很大风险1。

精神疾病患者:被诊断为具有精神疾病的人不可以作为担保人,他们无法对自己做出的事情进行判断,也就不可能承担还款责任13。

有诈骗前科者:具有诈骗前科的人不可以作为担保人,这样的人不履行担保义务的概率非常大13。

离休人员:离休人员通常不成为担保人,可能是考虑到其收入等状况相对固定且有限等因素25。

未经授权的企业法人分支机构: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未经书面授权提供的保证是无效的。企业法人的职能部门提供保证也是无效的;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不得充当担保人(除特殊情况),而从事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为保证人的,如无其他导致保证合同无效的情况,其所签订的保证合同应当认定为有效;国家机关在接受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提供的贷款的过程中,并经国务院批准后可以作为保证人,其他情况下不允许作为保证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