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PR基本概念
贷款基础利率(Loan Prime Rate,简称LPR)是商业银行对其最优质客户执行的贷款利率,其他贷款利率可在此基础上加减点生成。个人经营贷款的利率也可基于LPR来确定,即采用“LPR + 加点”的模式1。
二、LPR的形成机制
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目前报价行包括多家银行,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各报价行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并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于当日9时15分公布1。
三、影响个人经营贷款利率LPR的因素
宏观经济环境:如果整体经济处于增长期,市场利率可能上升,LPR可能随之提高;反之,在经济下行期,为刺激经济,LPR可能下降以鼓励借贷,从而影响个人经营贷款利率4。
货币政策:央行的货币政策对LPR有直接影响。例如,当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时,如降低中期借贷便利利率等操作,会引导LPR下行,使得个人经营贷款成本降低;反之,紧缩货币政策可能导致LPR上升4。
银行自身经营状况:各报价行根据自身的资金成本、盈利目标、风险偏好等因素确定加点数值,这也会影响到最终的个人经营贷款利率。例如,银行资金成本上升时,可能会增加加点数值,从而提高贷款利率4。
四、个人经营贷款利率LPR的调整周期与重定价
个人经营贷款如果采用基于LPR的浮动利率,会涉及到调整周期和重定价的问题。一般可以与银行约定利率重定价周期,例如每年重定价一次等。在重定价日,将按照最新的LPR加上固定的加点来确定新的贷款利率。如果在重定价周期内LPR发生变化,利率不会立即调整,而是等到下一个重定价日再进行调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