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借款给个人利息收入涉及的税务方面

(一)增值税

税率

营改增后,企业收取的利息属于金融服务,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6%。企业借款给个人取得的利息收入,按照这个税率计算增值税。例如,企业取得100元利息收入,增值税额为100×6% = 6元(这里为简单示例,未考虑含税价等复杂情况)5。

特殊情况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附件3规定,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后,自结息日起90天内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按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自结息日起90天后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暂不缴纳增值税,待实际收到利息时按规缴纳。这里虽然是针对金融企业,但也能反映出利息收入增值税缴纳在时间上的特殊规定情况5。

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是不得抵扣进项税额的,同时,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这也间接影响到企业借款给个人利息收入相关的税务处理,因为如果存在反向的类似费用,是不能进行抵扣的。

(二)企业所得税

企业取得的借款利息收入应计入应税收入总额,按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一般为25%(存在优惠税率等特殊情况除外)。例如,企业取得的利息收入在扣除相关成本费用后(如果有),按照适用税率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额。

(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当企业向个人支付借款利息时,应当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个人借款利息收入属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例如,企业支付给个人100元利息,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00×20% = 20元,然后将税后利息支付给个人123。

二、企业借款给个人利息收入的账务处理

(一)企业方

企业应将借款本金计入往来账目,如“其他应收款”科目。当收到利息收入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其他业务收入”(如果企业以借款利息为主要经营业务则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等科目。

(二)个人方

个人需要将借款利息收入按照规定申报个人所得税,虽然企业会代扣代缴,但个人也有纳税申报的义务。如果企业未代扣代缴,个人应主动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三、相关的法律风险与合规性

(一)利率限制

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利率如果过高可能会被认定为高利贷,虽然目前我国对于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利率没有像民间借贷(自然人之间)那样明确的24% - 36%的限制,但过高的利率可能面临司法审查风险。

(二)合同规范

企业借款给个人时,应当签订规范的借款合同,明确借款金额、利率、借款期限、还款方式等条款,以保障双方的权益,同时也是符合税务和财务规范要求的重要依据。如果没有规范的合同,在利息收入的认定、税务处理等方面可能会面临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