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抵押的房子能否转卖

一、法律规定允许转卖

依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抵押期间,抵押人可以转让抵押财产。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抵押财产转让的,抵押权不受影响。也就是说,房屋抵押给银行的,抵押人取得银行同意的情况下,是可以将抵押的房屋出售的,出售房屋所得款项应该提前清偿债务。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时,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抵押权人能够证明抵押财产转让可能损害抵押权的,可以请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向抵押权人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所以从法律层面看,银行抵押的房子存在转卖的可能性1。

二、转卖的具体要求

(一)通知相关方

通知抵押权人: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时,必须及时通知抵押权人(银行),这是法定的要求。例如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没有通知银行就私自转卖抵押房屋,银行可能会主张该转卖行为无效2。

告知受让人:要明确告知受让人该房屋已经被抵押的情况。这是为了保障受让人的知情权,避免后续产生不必要的纠纷。

(二)处理价款的相关规定

抵押权人权益保障:如果抵押权人(银行)能够证明这种转让行为可能会损害其抵押权,那么抵押权人可以要求抵押人将转让所得的价款用于提前清偿债务或者进行提存。比如,银行可能认为受让人的信用状况不佳,或者转卖价格过低可能影响其债权的实现,就会提出这样的要求3。

剩余价款归属:转让的价款超过债权数额的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债务人清偿。例如,抵押房屋转卖得到100万,而抵押债务为80万,那么多余的20万归抵押人;若转卖得到70万,不足的10万则由债务人继续清偿1。

(三)其他可能的限制条件

贷款合同约定:虽然法律允许抵押房屋转卖,但如果在贷款合同中银行与抵押人有特殊约定,比如约定在抵押期间不得转卖等情况,那么就要按照合同约定执行。例如某些银行可能在贷款合同中明确规定,在贷款未还清之前抵押人不得转卖抵押物,这种情况下就不能随意转卖2。

抵押房产自身的限制:所抵押房屋的产权要明晰,符合国家规定的上市交易条件,可进入市场直接买卖;并且所抵押房屋未列入当地城市改造规划,并有房产部门、土地管理部门核发的房产证和土地证。如果抵押房产本身存在产权纠纷,或者不符合上市交易条件,也是不能转卖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