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的房子与房产证的关系
一、贷款的房子有房产证
正常情况下,贷款买的房子是有房产证的。
办理流程角度:购房人在通过银行按揭贷款购房时,需要与银行签订《抵押合同》及《贷款合同》。在房产证等相关产权证书办理完毕后,房管部门方可对该房屋进行登记备案,设定抵押权。之后银行可能会根据自身规定处理房产证,有的银行会持有房产证,也有的银行会将房产证发还给借款人,但房屋处于抵押状态这一事实不变,这表明贷款买的房子本身是有房产证的5。
相关法规依据:房产证对于房屋的重要程度就像公民的身份证一样,没有经过登记的房屋不能够进行抵押,也不能用其进行贷款。而贷款买房时银行接受房屋作为抵押物,就意味着房屋是有合法登记手续从而能够办理房产证的,这是银行安全融资的一种方式1。
二、可能导致贷款房子暂无房产证的特殊情况
开发商问题
五证不全:开发商的资质是影响购房者取得房产证书的主要因素,其中包含《国有土地使用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或《商品房销售许可证》这五证,如果不全,会影响房产证的办理,导致贷款的房子暂时没有房产证5。
未缴纳契税:很多新房的契税一般由开发商代收然后统一上缴税务机关以拿到完税证明,但有些开发商不会及时上缴契税,这可能会使房产证不能及时办理,使得贷款的房子没有房产证。例如收房时交契税,但开发商拖延办理房产证,可能导致贷款购房者不能按时拿到房产证5。
房屋验收未合格:如果新房质量存在问题,没有通过政府相关部门的验收,就不具备交房条件,进而无法办理房产证,即使房子是贷款购买的也拿不到房产证,因为交房是办理房产证的前提条件之一5。
违规建房:若开发商在实际建造过程中存在违规现象,这将直接导致交房后购房者拿不到房产证,所以即使购房者是贷款买房,也不能获得房产证5。
房屋本身质量问题:如果房屋质量不合格,没有通过相关部门的验收无法交房,也就没有办法办理房产证,即使是贷款购买的房子也同样如此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