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
企业自身障碍
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缺失的问题,包括缺乏足够的抵押品和寻求担保的难度。此外,部分小微企业的诚信意识不强,存在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这给银行信贷带来较大风险1。
银行信贷管理体制不适应
银行对小微企业的担保和抵押要求过严,风险控制条件过硬,信贷审批权限过度集中,手续繁琐。这些因素导致基层银行信贷人员积极性不高,贷后管理压力大,从而影响了贷款的审批和发放效率1。
社会环境制约
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健全,社会信用环境有待改善。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困难和挑战1。
市场竞争激烈与财务不规范
小微企业通常规模较小,经营风险相对较高,且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完整的财务报表和信用记录。这使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难以对其信用进行评估,从而增加了融资难度2。
信息不对称
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多、差异大、管理不规范等特征,尤其是大部分小微企业财务数据未经第三方机构审计,导致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3。
成本收益不匹配
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传统模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小微企业融资具有单笔贷款金额小的特点,这就导致成本收益比不匹配,进一步加剧了融资难度3。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困难的对策
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措施
地方政府:制定有利于小微企业信贷的激励政策,推进金融改革创新,建立和完善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帮助小微企业完善融资抵押条件1。
金融机构:提高认识,转变经营理念,用足政策扩大贷款规模,积极创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需求1。
小微企业自身的努力
加强内部管理,规范企业财务制度,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密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争取金融机构的支持1。
提高融资能力的具体方法
加强内部管理:自觉规范自身经营管理行为,建立健全内部的财务、会计制度,提高企业财务状况的透明度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1。
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结构调整,实行转型升级,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1。
密切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主动加强与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参加政府部门组织的银企对接活动,扩大了解,增进互信,求得共赢1。
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促进其健康发展。